集团新闻

董事长专栏

 

我们一起学国学第三十九期:在把握原则和界限的前提下宽以待人

  温良恭俭让、恭宽厚敏惠,大家都耳熟能详。今天,我重点和大家分享一下对“宽”的理解。无需质疑,宽以待人就能结交更多的朋友、得到更多人的拥护,这是好事。但“宽”一定是有原则的,就是在正确的前提下去宽容别人。我们做任何事情,一旦突破了界限和原则,就要适可而止。那么,如何把握“宽”的尺度?这需要把知识转化为行动,在实践中磨砺和修炼。前几天,我在总经理办公会议上说过,每一个年轻人来到公司,首先要把想法和境界搞清楚,在恰当的时候接受恰当的压力,实现恰当的成长。一个人如果没有恰当的事做,就没有机会把学到的知识转变为能力。所以,大家需要有足够好的平台和足够多的事情磨练自己,促使自己成长。如果这个平台越忙碌,处理的事情越复杂,对参与者来说越会得到磨练。只要有做,必有所得。当下,很多年轻人做事的时候希望少劳多得,其实社会竞争发展到今天,付出多少努力就会得到多少回报,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。如果你主导一件事情,主动少获得一些,多付出一些,自然就是领袖。想法决定做法,如果一个人的初始想法是在智力上、精神上、认知上获得更多的提高,他就会积极应对困难,甚至逼着自己去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。当把这些事情做好的时候,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,自然就能获得更多。懂得了这个道理,我们无论在哪里工作都会心情愉悦、获得成长。其次,如果引申下去。我认为,在人生中有两件事情特别重要。第一个是“命”,我们常说先天之命,或者说人生应该实现什么目标。有人说,没有目标的人生是流浪,有目标的人生是航行。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,做事就没有章法。“命”非常复杂,也很难改变,但唯有奋斗才会不枉此生。第二个是“义”,就是理所当为、义所当为:当你处在一个你应当处的位置时,你要完成这个位置赋予你的使命,在过程中无论你愿意不愿意,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都应义无反顾的做下去,这是责任的兑现。比如,你作为一个父亲,就应该完成你作为父亲的角色,比如,你作为一个政府官员,你就应当完成国家赋予你这个角色的使命;当你作了一个承诺,你就应当坚持完成它,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你愿意不愿意,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,你的初心不能因为外境的变化而改变,这是信用的兑现。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,如果能够把握住这点做事,基本不会出圈,而且会越来越好。

创建时间:2023-07-12 10:15

010-63256625